社保和醫保的區別(社保、醫保、新農保、新農合這些概念還有多少人分不清楚?)
在我國的社保製度建設中,最開始確實出現了很多概念,每一種概念代表了不同的社保種類,這是我是社保製度建設初期出現的階段性現象,同時也代表了不同時期社保發展的曆程。下麵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
社保是社會保險的總稱。我國社會保險屬於社會保障製度的主要內容,從名稱上來看,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管理的,涉及到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保障類型,全都屬於社會保險的類型。
2011年7月1日,社會保險法的頒布和實施,對社會保險內容作出了更加明確的規範,社保的內容包含了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五大保險,這五大保險的總稱就是社會保險,簡稱為社保。
但社保的概念,在官方或是民間的口頭稱呼中,往往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化身,很多人所講的社保,其實就是指的職工養老保險。比如你買社保了嗎?你辦理了社保嗎等,其實都是指養老保險,所以很多人將這稱為狹義的社保。既然有狹義的社保,也就有廣義的社保。是否可以這樣歸納,狹義的社保主要是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廣義的社保是指五險。
醫保是基本醫療保險的全稱。在廣東等地的醫療保險製度中也被稱為社會醫療保險。之所以會成為社會醫療保險,主要是和商業醫療保險進行區別。社會醫療保險是基本醫療保險的總稱,包括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兩大內容。
過去醫保和社保都是由人力資源部門管理,所以都屬於社保的範疇,也就是說醫療保險是社保中的一個具體的保險種類。但隨著國家醫療保障局的成立,醫療保障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分設為兩個不同的職能部門,社保由人社部門管理,醫保由醫療保障部門管理。
新農保是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全稱。新農保是根據《國務院關於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即 國發(2009)32號文件精神建立的,主要的參保對象為年滿16歲,沒有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在戶籍所在地自願參保。新農保是相對過去的農村養老保險(老農保)而建立的。
2014年,根據《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製度的意見》,即國發(2014)8號文件精神,將農村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合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隨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製度的建立和完善,目前我的社會養老保險分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兩大類型。
過去參加新農保的人員自動轉移到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過去新農保的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全部轉化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過去已經按照新農保製度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員,轉為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養老金。隨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製度的建立,新農保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退出了社會保險的曆史舞台,但很多人還是喜歡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稱呼為新農保。
新農合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全稱。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製度。其采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新農合屬於農村的合作醫療,不完全屬於醫療保險的範疇,但性質和醫療保險是相近的。
2016年,根據《國務院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製度的意見》,將農村的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整合為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正式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作為我國基本醫療保險製度的重要內容。從此我國的基本醫療保險包含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兩大類型,全部由醫療保障部門統一管理。
綜上所述,社保是一個總概念,包含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社會保險種類;醫保是基本醫療保險的全稱,包含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兩大內容;新農保是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簡稱,現在已經並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新農合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簡稱,現在已整合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