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睿捷,通訊員劉豔芹 田佩孚 陳斯卉
腳氣是一種常見病,一旦患上,趾腹和趾側等處一般會瘙癢並伴隨水泡,那麽這些水皰可以自己擠破嗎?38歲的劉女士(化姓)就因自行擠破水泡,導致整個腳背浮腫發炎,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醫生提醒:足癬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更不能自行挑破,防止自身傳染及繼發感染。
近日,家住江岸區的劉女士左足趾間及足底出現皮下水皰伴隨浸漬,奇癢無比,總是忍不住搔抓,於是劉女士去藥店買了塗抹藥膏,外用幾日後,水皰及瘙癢症狀並無明顯改善。連日的瘙癢讓劉女士寢食難安,心情煩躁,於是她一拍腦袋決定自行用針尖挑破一個個的水皰,並且用力擠出裏麵的皰液。這不,第二天晨起後,劉女士發現自己的腳趾腫得像個“小蘿卜”,就連整個腳背都浮腫發紅,摸起來有明顯的磨砂感,又痛又癢。
感到不妙的劉女士趕緊就近前往武漢市漢口醫院皮膚科門診就診,經皮膚科主任陸宏榘醫生詢問病情,查看腳部創麵後表示,劉女士的腳部症狀是因足癬搔抓、針挑等刺激後合並了細菌感染而引起。陸主任進一步向患者介紹道,腳氣水皰受到擠壓後,水皰內的皰液還會擴散到周圍組織,並發周圍組織的感染,引起一係列炎症反應。經檢測,陸主任發現劉女士的血常規結果異常偏高,於是根據病情做出了針對性的藥物治療。目前劉女士的腳部已經消腫,腳氣症狀已經痊愈。
(圖為市漢口醫院皮膚科主任陸宏榘主任正在坐診)
陸主任提醒廣大患者,足癬,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腳氣”,是由足部皮膚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在公共的浴室、遊泳池、健身房等區域裸足行走,共用毛巾或者誤穿足癬患者的鞋襪都可能會被病菌感染而致病。此外,濕熱環境也是足癬的促發因素,例如足部多汗,經常穿不透氣的鞋子等。再者,免疫功能受損的患者足癬發病率也相對較高。
陸主任建議,平時應注意衛生,保持皮膚幹燥,保持足部清潔,每天清洗,勤換襪子;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開使用,以免傳染他人;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足癬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更不能自行挑破,防止自身傳染及繼發感染。由於足癬存在細菌感染的可能,若經2周以上非處方抗菌藥物治療後症狀無明顯改善的患者應及時到皮膚科就醫。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