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美軍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美軍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日軍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日軍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在太平洋這個湛藍的寶石上,有一個奇特的島,它雖然小,但是地形錯落起伏,溝壑交錯縱橫,熔洞星羅密布,峽穀陡峭險峻,懸崖峭壁臨海高聳。它就是因二戰讓人所熟知的硫磺島。因為臭雞蛋似的難聞的硫磺味彌漫全島,所以當地的人稱之為硫磺島。硫磺島坐落於東京和塞班島的中間,但是環境的惡劣,交通的不便捷,導致農業生產困難,經濟不發達。從前硫磺島的經濟地位並不高,隻有一名駐守,那時的硫磺島就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彈丸小島。
1.鬼界之島
平安時期有一個權臣叫平清盛,他在“保遠之戰”中具有從龍之功再加上後白河天皇的重用,大權在握的他開始不滿足現狀。“掌握一天四海,不畏天皇,下不恤萬民;流刑罪,任意施行;對世對人,肆無忌憚”的平清盛引起了忠臣的不滿,他們要暗殺他。
再天衣無縫的計劃,都趕不上親近之人的泄密。因為有人將這個計劃告發給平清勝,鹿之穀事件最終以平清盛獨攬大權,流放忠臣藤原成經、平康賴、俊寬僧為結局。
日本古典文學雙壁中象征“刀劍”的《平家物語》記載了平氏一族的興衰史,其中有一段文字記載了鹿之穀事件忠臣俊寬僧等人的流放地。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就是流放之地“鬼界島”與日本很少有船隻來往,四處都是聳立的高山,處處彌散著硫磺味,這些描述和現在硫磺島何其相似。
2.太平洋絞肉機
在歐洲戰場開始決勝之戰的時候,太平洋戰場硝煙彌漫,風起雲湧。日軍作的偷襲珍珠港,美軍從隔岸觀虎鬥加入了二戰。太平洋戰場上美軍日軍開始了角逐,日軍為了抵禦美軍的進攻,守衛國都,建立了“絕對國防圈”。硫磺島成了東京最後一道防線,它的戰略地位才凸顯出來。
美軍收複馬紹爾群島,勢如破竹,長驅直入,占領塞班島之後,日本開始慌了。在這個關鍵的時期硫磺島雖是彈丸小島,卻是一個咽喉要道,處在戰略要津。它距東京大約1200公裏,據美軍新占領的塞班島大約也是1200公裏。
美軍以塞班島為基地轟炸東京。
這個時候的硫磺島就像中國的烽火台,向東京傳遞美軍的動向。因為硫磺島的不斷地警示作用,導致美軍對東京雖然進行了強大的攻勢,但是得到的效果一直不佳。美日軍隊實力懸殊太大,硫磺島上日本駐軍為了守住硫磺島,會用各種手段擾亂美國機群,以期打亂美國的進攻計劃。
美軍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勢必要突破硫磺島這個防線。而為了國都的安全,為了在自己身後的家人好友,日軍拚也要守住硫磺島。結果,這座渺無人煙的立錐之島,在太平洋戰爭的後期,就成為日美必爭之地。
1945年2月,在硫磺島上,一場血淋淋,殘酷的美日爭奪戰拉開了序幕。屍橫遍野,流血千裏就是當時硫磺島的真實寫照。短短一個月,硫磺島上堆砌了無數具屍體,他們都是浴血奮戰的士兵。
硫磺島之所以被譽為“太平洋的絞肉機”是因為美日三十多天的激戰,雙方傷亡慘重。
二戰後期,日軍逐漸地走上不斷潰敗的下坡道路。以日本中將粟林忠道為首的日軍,麵對美軍洶湧猛烈的攻勢,采取了周旋抵抗拖延的策略。美軍誌在必得,日軍負隅頑抗,日軍對當時戰爭現狀沒有正確的認知嗎,不,他們有,隻是的使命,背後的親人使他們不能退。
日軍利用天然的山洞、礦穴以及人工挖製的地道,與美軍戰鬥到了最後一刻。就在日本即將投降的時候,粟林忠道沒有選擇繳械投降,活下去,而是選擇在戰場上身亡,以身殉國。勝利的美軍把美國星條旗插在硫磺島最高的地方,宣告著美軍的勝利。
《硫磺島的家書》、《父輩的旗幟》兩部作品,兩個視角向我們展現了硝煙彌漫的硫磺島。通過電影我們發現無論是戰勝國美國還是戰敗國日本他們都付出沉痛的代價。中國的崛起也是無數先烈犧牲換來的。
就像《覺醒年代》中李大釗先生說的那樣,總要有人當炸彈。中國的仁人誌士甘心當炸彈,去炸醒沉睡的中國人。他們用生命為我們換來了現在的和平安逸的生活環境,我們應對先烈心懷感恩。
二、硫磺島的今生——瘡痍之島二次大戰後戰勝國美國接管了硫磺島,後來美國又將硫磺島的行政權歸還給了日本。硫磺島雖然回歸了日本的懷抱,但是戰爭遺留在島上的一萬多枚的未爆彈使得島上原住居民重返故土的願望破滅。現在的硫磺島隻有在舉行紀念活動時才有較多人回到島上。
“積屍草木腥,血流川原丹。”經過鮮血侵染的硫磺島再也回不到了從前。曾經硫磺島人不多但也是有百十戶人家的,這些居民種植甘蔗,下海捕魚,開采硫磺。然而現在的硫磺島荒無人煙,偶爾看見個人,也是專門從事建築的業者在修複島上的基地施設,或者是氣象廳的研究員在進行火山觀測。
如果有一天硫磺島上突然登陸了好多人,那就是舉行對犧牲戰士的紀念活動。2010年到2013年,民主黨人菅直人和安倍晉三先後訪問硫磺島。他們悼念硫磺島上戰的,收斂這些英烈的遺骨,為他們獻花,並致辭告訴全世界日本想要尋求和平,希望避免戰爭悲劇再次上演。
戰爭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麽,不是鮮血就是亡。戰爭後的瘡痍我們需要好長時間去恢複。硫磺島的戰前戰後對比告訴我們要時刻反思戰爭,沒有人喜歡飽受磨難,流離失所。戰後深刻的思索,是為了正視曆史,告誡是所有的人和平來之不易。對待曆史我們要“寬恕,但不能忘記。”如今我們享有和平安寧的生活,但是在其他地方仍然有戰爭,也有一些種族的人民飽受磨難,流離失所。我們要居安思危,借用伏契克的一句話:善良的人們,你們要警惕。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