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我們對山水樹木都有一種崇禎的敬意,甚至對它們有無限的詩性浪漫,一草一木、一石一瓦,在我們眼中,都是可以交流的載物,甚至可以激發對宇宙、自然的浪漫遐思,特別是在人生中、生活中,更能感悟出生命的真諦。
隻要有一點點的生長空間,這些花草樹木就能生存,每次看到這些,總會覺得感慨,並從中得到了安頓和治愈;如果你覺得人生太難,不妨看看三種“絕處逢生”的植物,一定會有所感悟;
第一種:納馬誇蘭的多肉現在提到多肉,很多花友都會想到“夏必死”等詞匯,的確,多肉植物並不耐熱,在高溫夏季便會進入休眠狀態,停止生長,個別品種一旦遇到高溫天氣,第二天就會化成水,可是,這些情況,大部分都是發生在盆栽多肉上,如果是地栽的多肉,度夏成功率至少可以達到80%,例如這次要介紹的,南非沙漠中的多肉;
在南非有一個地方,叫做納馬誇蘭,全年平均降水量隻有150毫升,但是,這裏卻1000多種珍稀多肉,在這麽一片荒蕪的沙漠地帶,長在一群群粗狂、壯美的多肉植物;
環境再惡劣又如何,隻要不放棄,這些多肉就是“死不了”,沒有雨水,它們就汲取清晨的露水,並把水分牢牢儲存在根係、主莖、葉片上,之後默默等待、堅持,待雨季來臨,便牢牢把握住機會,肆意生長,利用所在地區的高溫差,快速上色,完成自己生命的逆襲。
第二種:死不了的樹相比花草,樹的壽命更長,個別樹齡甚至超過前年,而且很多樹木,生命力非常頑強,隻要有一個容納之地,它們就可以占根生長,即便軀體殘缺,但隻要有一線生機,它們便會努力生長,如開頭那棵樹,隻剩下樹皮,依舊頑強生長;亦或者是這一棵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樹,隻要有落腳的位置,就不會放棄生長。
有時候,即便被擊倒了,但隻要根係還深紮在泥土中,還會從側邊長出新枝,倒下一個我,還有五個我。
瀝青地、石磚塊,別的植物在這裏環境中,可能無法腎功能在,但是這棵不服輸的樹,把根係朝外延伸,虛招可以紮根的地方,用頑強的實力去征服埋葬它的磚頭,成為這條路上一個新的亮點。
第三種:死不了的還魂草當然,除了樹,一些野花野草的生命力也非常頑強,即便是龜裂的縫隙裏,也可以鑽出一顆顆嬌豔的小花小草,汲取土壤深處的一點點水源,以此為基點,生存爭豔,即便是瀝青地麵,也可以直接掀起來,並努力綻放。
甚至,還有一些野草,還會和動物一樣進行遷徙,為了汲取水源,離開原先生長的環境,比如這種“死不了”還魂草,“舒卷藏生道,枯榮秉性靈, 一枝通百脈,九死煥初青”,就是在形容它這種秉性;
其實還魂草就是卷柏,但是很多人都把它稱為還魂草,就是因為它具有遇水而榮的能力,有人做過一個實驗,把已經脫根的還魂草,單獨放置,直接做成一個標本,在存放2,3年之後,再把它放在水中,等它把水分全部吸收掉後,原本卷曲、發黃的葉片全部舒展開,又重新複活了。
而之所以會出現神器的現象,都是因為還魂草的體內,有一種特殊的保護機製,一旦周圍沒有水分,卷柏接受到這個信號,根係就會逐步抽離土壤層,全是的葉片也會開始卷縮,把並把養分集中在核心位置,整體變成一個拳頭形態,在風的吹動下,卷柏就會離開這個惡劣的生長環境,尋找新的棲息地,遷徙避禍,讓不得不讚歎大自然的神奇。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環境,卻可以改變我們自己,好像這種還魂草一樣,看似嬌嫩柔弱,卻擁有強大的內心,利用自己能調動的一切力量,隻有多堅持一秒,就有多一秒的希望,即使有再多的蜿蜒曲折,也阻止不了拚搏的決心。
結語:沒有人喜歡挫折,但是,當你覺得人生太難的時候,感到心情沮喪、苦悶的時候,不妨看看這三種“死不了”的植物,無論環境多嚴苛,都會努力活下去,頑強抵抗,這就是對“生命”最好的詮釋吧,並繼續堅持吧。
(原創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係,喜歡的關注,幫忙轉發)
▼文末長按點讚,送3連哦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本文由風光月霽網发布,不代表風光月霽網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g7pf3.beachstik.com/Erxl5j/5694.html